VERTU官网

耳机

2024年耳机界“王炸”来袭!钻石耳机颠覆你的耳朵!

耳机市场竞争激烈,从有线到无线,从入耳到挂耳,各家品牌不断推陈出新,想要找到一款既舒适又好听的耳机并不容易。而最近,奢侈品手机品牌VERTU发布的新品OWS耳机VERTU CRUSH心动系列AI钻石耳机,则凭借其奢华用料与AI功能颠覆了原有的耳机市场,让人眼前一亮!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耳机界新宠:不止是耳机,更是耳饰 VERTU CRUSH钻石耳机,不仅是一款高性能的听觉设备,更是一件精致的珠宝艺术品。其镶嵌的146颗钻石均采用圆形明亮式切割,手工钉镶,每一个角度都流光溢彩,让您在任何场合都成为焦点。 除了高定钻石款之外,VERTU还特别推出了富贵显赫的黄金款,以及前卫先锋的黑金款。 ● VERTU黄金款耳机:采用K金工艺雕刻简约V型线条,演绎经典造型,黄金的闪耀照亮财运滚滚而来,令人心动。 ● VERTU黑金款耳机:以经典原钢致敬未来,珠宝级电镀工艺打造出强烈的金属感。这不仅是科技爱好者的专属电子穿戴,更是时尚潮人的必备单品。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功能升级,体验至上 除了外观上的奢华惊艳,VERTU CRUSH心动系列钻石耳机在功能上也实现了全面升级。 ● 内置高通芯片与15.4mm大口径扬声器:带来环绕立体声的听觉盛宴,每个音符都清晰可闻。 ● 开放式音响设计:保留了环境音感知,让您在沉浸音乐的同时,也能安全感知周围环境。 ● 独家“AI自适应算法补偿”通话降噪专利技术:即便身处闹市,也能保证通话清晰无干扰。 ● 单只10克的超轻重量:不会给耳朵带来任何负担,弧形设计与耳骨轮廓契合,同时佩戴眼镜也不会对耳朵造成负担。无论是日常通勤还是剧烈运动,都能带来稳固且舒适的佩戴体验。 ● 10小时的畅听续航:从早上出门到下班回家耳边的音乐都不会终止。电量耗尽时,充电15分钟即可畅听1小时,满足全天候的音乐需求。

阅读更多 »
耳机

2024年耳机音质排行榜,遇见VERTU CRUSH心动系列!

耳机音质排行榜,是每个音乐爱好者都绕不开的话题。毕竟,谁不希望用最优质的声音,去享受最动听的音乐呢? 近年来,耳机市场可谓是百花齐放,从传统的入耳式到潮流的开放式,从注重音质的HIFI耳机到主打降噪的蓝牙耳机,各种类型的耳机层出不穷,让选择变得越来越困难。 那么,2024年,哪些耳机才是音质的巅峰之作?哪些耳机能带给你最极致的听觉享受?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最新的耳机音质排行榜,并为你揭秘一款颠覆耳机市场的全新力作——VERTU CRUSH心动系列! 2024年耳机音质排行榜 为了更直观地展现耳机音质的差异,我们根据不同类型耳机的特点,将2024年耳机音质排行榜分为以下几类: 类型 耳机品牌 特点 价格 HIFI耳机 森海塞尔、拜亚动力、铁三角、索尼 注重音质还原,细节表现力强,适合发烧友 ¥1000以上 降噪耳机 索尼、Bose、苹果、华为 拥有强大的降噪能力,适合在嘈杂环境中使用 ¥1000-¥3000 真无线耳机 索尼、苹果、三星、华为

阅读更多 »
耳机

OWS 和 TWS 耳机对比:哪款更适合你?

你是否还在为选择入耳式还是开放式耳机而纠结? 🎧 入耳式耳机,隔音效果好,音质更清晰,是很多人的首选。但长时间佩戴容易造成耳道不适,而且会完全隔绝外界声音,在运动或日常生活中存在安全隐患。开放式耳机,则以舒适度和安全性著称,它不入耳,佩戴更舒适,还能感知周围环境,更适合运动和日常使用。 那么,究竟哪种耳机更适合你呢? 🤔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解析入耳式和开放式耳机的优缺点,并结合实际使用场景,帮助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耳机。     一、入耳式耳机:隔音效果好,音质更清晰 入耳式耳机,顾名思义,就是将耳机塞入耳道,通过密封性来阻隔外界噪音,从而提供更好的音质体验。 入耳式耳机的优点: ● 隔音效果好: 由于耳塞直接接触耳道,可以有效地阻隔外界噪音,让用户更加专注于音乐。 ● 音质更清晰: 密封的耳道可以减少声音的泄漏,使音质更加聚焦和准确,尤其是低音表现更出色。 ● 种类丰富: 入耳式耳机种类繁多,从几十元到上万元不等,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入耳式耳机的缺点: ● 佩戴不舒适: 长时间佩戴容易造成耳道胀痛、耳垢堆积等问题,影响使用体验。 ● 不安全: 完全隔绝外界声音,在运动或日常生活中存在安全隐患,例如无法及时听到周围的警示声。 ● 容易丢失: 由于体积小巧,入耳式耳机容易丢失,特别是运动时容易掉落。 二、开放式耳机:舒适度和安全性更佳 开放式耳机,指的是不入耳佩戴的耳机,它通常采用骨传导、耳夹、挂耳等设计,让声音通过骨骼或空气传导到耳朵,不会完全阻隔外界声音。 开放式耳机的优点: ● 佩戴舒适: 不入耳的设计,减少了对耳道的压迫,长时间佩戴也不会感到不适。

阅读更多 »

艺术如何赋予科技温度?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高光与阵痛:战争VS和平、灾荒VS丰年、经济危机VS繁荣……即便生活平淡如水,也难免遭受存在主义危机偶然的侵扰。或感性或理智,或愤怒或喜乐,丰盈的情感正是艺术创作最强有力的动因。譬如在罗斯科看似简单的大色块下,激荡情绪暗潮汹涌;波洛克则大开大合,于画布上肆意倾洒。这并非艺术家在逃避或一味发泄,而是寻找治愈的可能性。

时尚1116-1.jpg时尚1116-2.jpg图1:马克·罗斯科《Number 22 (Reds)》,布面油画,297×272cm,1957年图2:杰克逊·波洛克《第17号》,漆、瓷漆、纤维板、纸本、铝,56.5×72cm,1979年

11月9日起,BMW于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呈现展览“心驰无界”,邀请三位艺术家以“心流感召”和“感知共振”两条路径,开启一段人机和谐的情绪探索之旅。艺术家费俊以情绪数据为驱动,通过交互影像装置作品打造出一个数字情绪剧场;刘昕将人类的交流对象转向了神秘的太空,与卫星展开一段浪漫对话;陈哲则为观众创造了一方由光影与声音交织的感官共振之域。千里之行,从此处启程。

01 科技亦有情

时尚-1116.jpg费俊《情绪的复调》,BMW委任创作,2023年,BMW“心驰无界”艺术展现场 ©BMW于黑暗中矗立着一块拱形曲屏,内侧表面流过道道斑斓光纹,在地面的反射下构成一道完整的光环,当中停驻的车仿若自天外黑洞驶来。这并不是能令时光回溯的漩涡,也非连接外太空的甬道,而是由艺术家费俊利用创新纯电动BMW i7灵感科技创作的交互影像装置《情绪的复调》。一如其名,曲屏上流淌的光纹随车内人的情绪而起伏变幻。论起此次创作,费俊表示:“用艺术与科技的碰撞、融合来探讨科技的感性和灵性,一直是我创作的主题之一。本次BMW的委任创作让我有机会将一台车作为体验和展示媒介,来实验人机亲密关系的边界与可能。”

时尚1116-4.jpg费俊《情绪的复调》,BMW委任创作,2023年,BMW“心驰无界”艺术展现场 ©BMW细数此前BMW与西岸艺博会的两次结缘:2021年,其以“景观意象”主题展览,将品牌自1975年以来与艺术长达半世纪之久的联结呈现于观众眼前;次年,BMW同曹斐、杰夫·昆斯等不同领域的杰出艺术家携手“生成”三个独具风格的艺术空间,突破“车”这一具体物像,展现汽车科技如何融入艺术视域。时尚1116-5.jpg时尚1116-7.jpg图1:徐震®《山》,“宝马:景观意象”:“自然哲思”单元,2021年图2:曹斐《量子花园》,“宝马:疾驰象外”,2022年

至今年,品牌将目光聚焦至“情绪体验”,其敏锐而富怀关切地洞悉了当下人们的普遍需求。如今,“发疯文学”大当其道,“精神状态还好吗”被当成问候语时刻挂在人们嘴边。这是一个如此容易产生集体性迷茫的时代,“情绪价值”也由此成为当代人最重视的生活要素之一。

时尚1116-8.jpg费俊《情绪的复调》,BMW委任创作,2023年,BMW“心驰无界”艺术展现场 ©BMW作品《情绪的复调》为费俊与代数几何数学家许晨阳及心理学家刘正奎合作的系列艺术实验项目之一,车身化作情感交互界面,由方向盘采集体验者的情绪数据,以影像将其呈现,随后实时生成具有逆向引导性的情绪回应影像。“两种既相逆又和谐统一的影像演绎仿若音乐中的‘复调’,在应和之间形成了和声般的心理体验。”艺术家解释道。时尚1116-9.jpg

时尚1116-10.jpg费俊《情绪的复调》,BMW委任创作,2023年,BMW“心驰无界”艺术展现场 ©BMW

&gt 02 向未来演化

对于人类灵性与科技智性交融路径的探索,费俊谈及一种“恐怖谷效应”——当机器和人类的近似程度达到一个阈值时,我们将产生抵触和排斥的情绪反应。如同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主角对人工智能所说的那样:“我感觉到了无尽的孤独,就像是在宇宙中漂浮的一颗星球。”

时尚1116-11.jpg电影《2001太空漫游》剧照

但对艺术家刘昕而言,技术的演化反而意味着另一种可能——帮助人与社会重新产生联结。作品《NOAA》创作于2020年纽约疫情极严重的时候,被巨大的、有着强烈不确定性的全球事件席卷,她感到自己与世界已完全隔绝。彼时,刘昕开始爬上屋顶,试图捕捉漂浮在太空的卫星“NOAA”。每当它划过头顶,她就能通过接收器捕捉和破译信号,并将之转化为噪波影像和音频,与其产生短暂的交流。

时尚1116-12.jpg刘昕《NOAA》,BMW委任创作,2023年,BMW“心驰无界”艺术展现场 ©BMW在本次BMW委任创作中,受BMW iDrive操作系统的启示,艺术家对未来出行方式以及人机情感关系展开深入探索,将人机交互体验引入更为深遂的关系语境。卫星信号在无人之地展开一场狂舞,彼此链接、发出讯号,沿着轨迹相互追逐。

黑暗中螺旋光环闪耀着温暖的荧光,背后宽幅电子屏呈现出被可视化的信号影像,伴随阵阵噪波音频,这是卫星对地表人类的低喃絮语。想到光年之遥的距离外,仍有存在看顾着人类群体,刘昕感到断裂的世界重新产生了定位和连接,正慢慢被缝合回一个整体。

时尚1116-13.jpg时尚1116-14.jpg刘昕《NOAA》,BMW委任创作,2023年,BMW“心驰无界”艺术展现场 ©BMW如何从当下迈向未来、最终向终极宇宙追寻,是人们不断试图探索的遥远目标,而BMW的先锋豪华设计和灵感科技使人们对未来图景的遐想变得有形可见。正如“航天之父”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所言:“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停留在摇篮里。”时尚1116-15.jpg时尚1116-16.jpg刘昕《NOAA》,BMW委任创作,2023年,BMW“心驰无界”艺术展现场 ©BMW

03驶向何方?

当我们抵达镶于夜幕的繁星所在之处,便可得见艺术家陈哲对纯电时代感官共振的想象在不断地交织演化、绵延至深,幻化为无形的“未来声景”。走入展厅,仿佛闯进一片宇宙星河,悬挂的五个不同尺度和高度的装置兀自漂浮,如被一分为二的星球,光影自侧边的蜿蜒蛇纹倾泻而下,配合五组隐藏于不同方位的声音,在地面划出道道轨迹。作品《途》(Passage)受BMW声浪模拟系统启发,由人声和光影引导观众进入旅途,呈现出一个激发情绪想象力的场域。

时尚1116-21.jpg

时尚1116-19.jpg陈哲《途》,BMW委任创作,2023年,BMW“心驰无界”艺术展现场 ©BMW

“如何在日常平凡的驾驶体验里,让声音这种最无形又最具有渗透性的媒介赋予驾驶者怀旧且新鲜的情绪体验?正是这个想法点亮了我此次的构思。”陈哲解释道,当人们对平日的导航语音习以为常时,这些句子被AI程序用以假乱真的语气模仿出来,原本具有指令性含义的语言似乎也获得了某种自由。

时尚1116-20.jpg

时尚1116-21.jpg陈哲《途》,BMW委任创作,2023年,BMW“心驰无界”艺术展现场 ©BMW

“你在夜色中开着闪亮的汽车去往何处?”这是杰克·凯鲁亚克曾经对时代的诘问。转瞬几十载,在危机与生机并存的当下,BMW秉承长此以往的以人为本理念与创新精神,对此问题做出了回答。

自1975年与艺术结缘、辗转三届西岸艺博会,品牌步履不停,不断探索艺术与科技、人与车和谐有机的生态可能性。如今,展览“心驰无界”正于本届西岸艺博会火热展出,以智能科技带来的超前感知能力展开对未来出行的无限遐思。我们将驶向何处?路在脚下,而未来就在前方。

(文章来源:时尚芭莎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