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TU官网

耳机

2024年耳机界“王炸”来袭!钻石耳机颠覆你的耳朵!

耳机市场竞争激烈,从有线到无线,从入耳到挂耳,各家品牌不断推陈出新,想要找到一款既舒适又好听的耳机并不容易。而最近,奢侈品手机品牌VERTU发布的新品OWS耳机VERTU CRUSH心动系列AI钻石耳机,则凭借其奢华用料与AI功能颠覆了原有的耳机市场,让人眼前一亮!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耳机界新宠:不止是耳机,更是耳饰 VERTU CRUSH钻石耳机,不仅是一款高性能的听觉设备,更是一件精致的珠宝艺术品。其镶嵌的146颗钻石均采用圆形明亮式切割,手工钉镶,每一个角度都流光溢彩,让您在任何场合都成为焦点。 除了高定钻石款之外,VERTU还特别推出了富贵显赫的黄金款,以及前卫先锋的黑金款。 ● VERTU黄金款耳机:采用K金工艺雕刻简约V型线条,演绎经典造型,黄金的闪耀照亮财运滚滚而来,令人心动。 ● VERTU黑金款耳机:以经典原钢致敬未来,珠宝级电镀工艺打造出强烈的金属感。这不仅是科技爱好者的专属电子穿戴,更是时尚潮人的必备单品。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功能升级,体验至上 除了外观上的奢华惊艳,VERTU CRUSH心动系列钻石耳机在功能上也实现了全面升级。 ● 内置高通芯片与15.4mm大口径扬声器:带来环绕立体声的听觉盛宴,每个音符都清晰可闻。 ● 开放式音响设计:保留了环境音感知,让您在沉浸音乐的同时,也能安全感知周围环境。 ● 独家“AI自适应算法补偿”通话降噪专利技术:即便身处闹市,也能保证通话清晰无干扰。 ● 单只10克的超轻重量:不会给耳朵带来任何负担,弧形设计与耳骨轮廓契合,同时佩戴眼镜也不会对耳朵造成负担。无论是日常通勤还是剧烈运动,都能带来稳固且舒适的佩戴体验。 ● 10小时的畅听续航:从早上出门到下班回家耳边的音乐都不会终止。电量耗尽时,充电15分钟即可畅听1小时,满足全天候的音乐需求。

阅读更多 »
耳机

2024年耳机音质排行榜,遇见VERTU CRUSH心动系列!

耳机音质排行榜,是每个音乐爱好者都绕不开的话题。毕竟,谁不希望用最优质的声音,去享受最动听的音乐呢? 近年来,耳机市场可谓是百花齐放,从传统的入耳式到潮流的开放式,从注重音质的HIFI耳机到主打降噪的蓝牙耳机,各种类型的耳机层出不穷,让选择变得越来越困难。 那么,2024年,哪些耳机才是音质的巅峰之作?哪些耳机能带给你最极致的听觉享受?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最新的耳机音质排行榜,并为你揭秘一款颠覆耳机市场的全新力作——VERTU CRUSH心动系列! 2024年耳机音质排行榜 为了更直观地展现耳机音质的差异,我们根据不同类型耳机的特点,将2024年耳机音质排行榜分为以下几类: 类型 耳机品牌 特点 价格 HIFI耳机 森海塞尔、拜亚动力、铁三角、索尼 注重音质还原,细节表现力强,适合发烧友 ¥1000以上 降噪耳机 索尼、Bose、苹果、华为 拥有强大的降噪能力,适合在嘈杂环境中使用 ¥1000-¥3000 真无线耳机 索尼、苹果、三星、华为

阅读更多 »
耳机

OWS 和 TWS 耳机对比:哪款更适合你?

你是否还在为选择入耳式还是开放式耳机而纠结? 🎧 入耳式耳机,隔音效果好,音质更清晰,是很多人的首选。但长时间佩戴容易造成耳道不适,而且会完全隔绝外界声音,在运动或日常生活中存在安全隐患。开放式耳机,则以舒适度和安全性著称,它不入耳,佩戴更舒适,还能感知周围环境,更适合运动和日常使用。 那么,究竟哪种耳机更适合你呢? 🤔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解析入耳式和开放式耳机的优缺点,并结合实际使用场景,帮助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耳机。     一、入耳式耳机:隔音效果好,音质更清晰 入耳式耳机,顾名思义,就是将耳机塞入耳道,通过密封性来阻隔外界噪音,从而提供更好的音质体验。 入耳式耳机的优点: ● 隔音效果好: 由于耳塞直接接触耳道,可以有效地阻隔外界噪音,让用户更加专注于音乐。 ● 音质更清晰: 密封的耳道可以减少声音的泄漏,使音质更加聚焦和准确,尤其是低音表现更出色。 ● 种类丰富: 入耳式耳机种类繁多,从几十元到上万元不等,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入耳式耳机的缺点: ● 佩戴不舒适: 长时间佩戴容易造成耳道胀痛、耳垢堆积等问题,影响使用体验。 ● 不安全: 完全隔绝外界声音,在运动或日常生活中存在安全隐患,例如无法及时听到周围的警示声。 ● 容易丢失: 由于体积小巧,入耳式耳机容易丢失,特别是运动时容易掉落。 二、开放式耳机:舒适度和安全性更佳 开放式耳机,指的是不入耳佩戴的耳机,它通常采用骨传导、耳夹、挂耳等设计,让声音通过骨骼或空气传导到耳朵,不会完全阻隔外界声音。 开放式耳机的优点: ● 佩戴舒适: 不入耳的设计,减少了对耳道的压迫,长时间佩戴也不会感到不适。

阅读更多 »

疫情后的台湾艺术收藏

2841c59a-353f-44fd-bb5a-5673ee3c113d.gif

大约20年前,中国大陆刚刚在全球艺术市场中崭露头角,中国台湾已是巅峰后的平静。大鳄级的藏家、悠久的收藏传统,曾令其无愧为亚洲交易重镇。如今,转变悄然发生。新藏家借势或借力,国际口味偏甜或偏西,在双重因素的作用下,台湾艺术市场正走向一条未明之路——为品位埋单,似乎已是旧日传说。

01

风格的转折

起初,人们以为那是疫情的推波助澜:看PDF买艺术品、网拍几近取代线下,“甜”画铺天盖地,成交额扶摇直上。这一点,中国台湾与国际的步调一致。“三年来,更多视觉性、易懂、讨喜,或更容易挂在家里的装饰性作品变得热门。”台北Each Modern亚纪画廊创始人黄亚纪说。

至少在2019年,首届台北当代艺术博览会举办时还不全然是这番景象。到今年五月,台北当代开到第四届,规模恢复,但风貌已改。展位变化、热度倾移,年轻人来博览会打卡、晒照、获赞。“曝光量最高的作品绝不是你最欣赏的那一件,通常会是卡通。”L’atelier Fantasia缤纷设计总监江欣宜分析道。她是台北知名室内设计师,很多客户的室内设计及软装预算动辄千万元人民币。所以这几年,客户家中喜欢搭配什么样的艺术品,江欣宜烂熟于心。

同样看到这种趋势变化的还有开拍国际中国台湾地区代表王亚宁,她认为不少藏家偏好能令视觉愉悦的作品。这与文化氛围不无关系,草间弥生的市场就于上世纪90年代的台湾“起飞”。相较其他地区,状况有过之无不及,“这里本来就喜欢日本当代艺术的风格”。

2.png

3.png图一:陈昭宏《海滩 48》,布面油画,76.2×101.6cm,1975年,该艺术家由亚纪画廊代理。图二:江欣宜的室内设计,左侧为艺术家让·米歇尔·奥托尼尔(Jean-Michel Othoniel)的作品,右侧蓝色绘画为纳比勒·纳哈(Nabil Nahas)作品,大景大苑,中国台湾

而在实际收藏过程中,新世代藏家Jacky Y. Chen(以下简称Jacky)也发现自己买的艺术品多半接近,比如色彩鲜艳、明快,且已逐渐形成脉络。其经营的路易莎咖啡象山艺文中心就展出过美国艺术家凯瑟琳·伯恩哈特(Katherine Bernhardt)的作品。“她的市场还没开始时我就买了。”

口味之外是国际画廊入驻,西方当代艺术进场。据《安联2022年全球财富报告》(Allianz Global Wealth Report 2022)的数据显示,中国台湾地区以人均净资产13.82万欧元居亚洲首位、全球第五。财富累积如此、代代藏家坐镇,引诱着艺术界向这片交易热土扩张的雄心。

“如果没有看到资讯或互相交流,大家可能不了解现在大陆地区的90后艺术家名单。”王亚宁说。多年来,台北藏家以谨慎、慢热、善学而著称,有稳定的生态体系,即便本土艺术家不在二级市场露面也会持续支持。“但这几年,一些海外画廊代表很有经验,譬如白立方、立木画廊和Esther Schipper,他们一直在推自己的艺术家。”就像尽管在展出时,艺术家伯恩哈特并不被Jacky所在的圈子所理解,但西方画廊“卓纳代理了她,朋友们又都说好看”。

4.jpg

5.png

6.jpg图一:凯瑟琳·伯恩哈特(Katherine Bernhardt)的作品,Jacky Y. Chen收藏图二:克里斯蒂娜·德·米格尔(Cristina de Miguel)《Procession IV》,布面亚克力,2021年,Jacky Y. Chen收藏图三:路易莎咖啡Louisa Coffee象山艺文中心

除了买艺术品,Jacky还收藏红酒、威士忌和雪茄。曾经连续两三年,全球拍卖场上所有的山崎50年、业主桶都是他供应的。而中国当代是其艺术启蒙,此前的收藏逻辑都类似,但买艺术品不一样,时不时会令其“挫败”一下。甚至到2020年,他都觉得中国艺术家与藏家“不太看得到新方向”。

此端一徘徊,彼端顺势而入。一个群体的口味旋即转变,“蛮多人开始看西方当代”⸺,国际画廊的品位进而成为某种挑选标准。疫情期间,线下购物虽受限,但上网动动手指就能买到画,也着实促成了不少收藏:45岁以下艺术家的作品价格在5万-10万美元是Jacky的主要购买范围。

7.png

8.jpg图一:乔尔·梅斯勒(Joel Mesler)《Untitled (Mother Earth)》,布面油画,152.4×233.7cm,2021年,Jacky Y. Chen收藏图二:崔秀晶(Choi Soo Jung)《Refraction》,布面亚克力、刺绣,150×150cm,2022年,Jacky Y. Chen收藏

“对欧美来讲,这已经是很高的价格了,佩斯画廊代理的艺术家刚开始时可能也这样。”相较而言,Jacky不太选择1万-2万美元的作品。因为没有优质画廊的背书,艺术家的市场潜力要打一个问号。有时,他也会入手新艺术家40万-50万美元的作品。但其坦言:“这种资金量追起来很有压力,因为我只想买好作品。”

过快、过早、价格过高都叫人质疑。按黄亚纪的说法,主宰NFT的是电脑工程师的品位,主宰拍卖的是金融家的品位,潮流当道,学术性与艺术品位难免缺席。“确实稍微动摇了我的信心。”不过如今,她释怀不少并指出:“这仅是艺术市场整体的版块变大、区分变多,和长久经营无关。”

但在问及这股风潮将持续多久时,Jacky则毫不迟疑地答道:“40年。”

02

进场,退场

40年,足以见证一场艺术运动的潮起与潮落。“40年前是沃霍尔(Andy Warhol)、巴斯奎特(Jean-Michel Basquiat)开始的艺术脉络;再往前40年是抽象表现主义;再再往前就是毕加索(Pablo Picasso)和巴黎那批艺术家。”Jacky分析道。

自上世纪80年代中国台湾开启收藏的“黄金年头”,至今恰好也过去了40年。艺术家创作风格转变,两代藏家也在交接。老一代权力下放,收藏事业交给下一辈打理。“他们看不懂新艺术。”Jacky认为,老藏家连语言和手机使用能力都比不过下一代。

9.png

10.png图一:荒木经惟《感伤之旅II——冲绳》,银盐照片,35.6×28cm,1971年,展出于亚纪画廊图二:“挑衅世界”展览现场,关渡美术馆,2021年,由该美术馆与亚纪画廊共同策划

怀疑也是原因。“台湾资深藏家圈子集中、专业素养很好,藏品很少释出,因为不喜欢曝光、不缺钱。他们从古董开始,也收古典与20世纪大师,有很厉害的收藏。”王亚宁说。而面对这些资深藏家,有十年画廊运营经验的黄亚纪也丝毫不敢怠慢。“当代可能不了解,但他们对中坚辈以上的艺术家理解得透彻,背景和展览如数家珍。跟这样的藏家聊天,我会紧张。”

不过近些年,这些藏家对当代艺术的想法多少有些止步,五月的台北当代露面者寥寥。“厉害的藏家可能直接去国际艺博会了。”王亚宁认为。黄亚纪也补充道:“过去认为轻松的作品可以拍到这么高的价格,对他们来说是不可思议的。”

二代藏家接班,新富阶层崛起,资金用作投资房地产,有时也买艺术品。这三年做室内设计,江欣宜接到的高端项目不减反增。“45岁以下的业主占2/3。”懂操作、脑筋活的人,越动荡,越吃香。相较起来,传统实业家倒显得保守了。

她的客户有28岁就买台北顶级豪宅的新富,也有某虚拟货币的发明人。一套豪宅,室内设计花掉上千万元,买艺术品的预算则在100万-300万元人民币之间。“不会再多了,他们把艺术品当成室内设计中资产的一部分。”如果将来房产做交易,艺术品就打包一起出售。而“沙发或灯具的单价也要50万元人民币。对这些人而言,一件50万元的艺术品跟家里沙发的价格差不多。”沙发用过就难卖了,艺术品还能易手。⸺“他们不太考虑升值,至少比买沙发好吧?”

11.jpg

12.jpg

13.png图一:江欣宜的室内设计,挂有大卫·莫雷诺(David Moreno)的作品,和平大苑,中国台湾图二:江欣宜的室内设计,挂有蒂埃里·费兹(Thierry Feuz)的作品,ONE PARK,中国台湾图三:江欣宜的室内设计,挂有纳比勒·纳哈斯(Nabil Nahas)的作品,大景大苑,中国台湾

名人家居露出、周杰伦为拍卖策展,年轻一代的视野一旦打开,做收藏是迟早的事。“装置、影像、雕塑都会摆在家里,艺术形式确实多样了。”但江欣宜为业主推荐的艺术品还是会以甜美为主,“因为不想影响其家中磁场”。况且现实很露骨:买艺术算不上特别。“200万元人民币的鱼缸、几百万元的厨具,他们做决定都很快。”

同为年轻藏家,Jacky觉得二代藏家群体也许会处于上一辈收藏的“舒适圈”中,另一种新藏家则“没有任何包袱,按自己的理解度买入,做得也蛮不错”。但靠“口耳相传”收藏作品的人不在少数。对此,黄亚纪不无担忧:“这会怀疑或丧失好的艺术品位与审美。”

王亚宁则感慨:“这几年,新藏家买买出出,数据很好,跟以前的收藏特性不一样。”比如Jacky曾经就收藏过韩国艺术家Sticky Monger的绘画,在象山艺文中心展示过一段时间。“不能持续打动我,又涨得飞快,就卖了。”

这一点,黄亚纪或许亦有同感:“根本没那么多好艺术家。”

14.png

15.png图一:“Either is Good——海外年轻华人”展览现场,亚纪画廊,2022年图二:许炯《我心似皎月》,布面综合媒材拼贴,50×60×4cm,2014-2019年,该艺术家由亚纪画廊代理。

03

坚守或突围

2021年,亚纪画廊从中正区仁爱路搬至信义路。依赖既有老藏家,画廊仍经营得顺当。但黄亚纪还是在疫情期间花时间精力研究了各式的线上展览方式。不过,“高价位作品难走,中价位作品容易销售”已是定局,反而“很年轻、热门的艺术家的线上展览,每一档都卖完”。

“搬新空间也是为了年轻藏家。”在疫情前,其画廊80%的销售份额都来自台中专业藏家。随后的事,黄亚纪没有说。对主营中国台湾及亚洲艺术的本土画廊而言,新风格的涌入是冲击,以至于不得不调整策略:引进西方当代或代理年轻艺术家也许是必然。除黄亚纪外,耿画廊也在更早年就开设了TKG+,作为延伸经营当代艺术的年轻平台。

16.jpg

17.png

18.jpg图一:安吉尔·奥特罗(Angel Otero)《Red Island》,油彩、织物、皮,2019年,Jacky Y. Chen收藏图二:赵刚《爱》,布面油画,180×180cm,2022年,亚纪画廊交换展览“Art Collaboration Kyoto with Blum &amp Poe”,国立京都国际会馆,2022年图三:江欣宜的室内设计,挂有艺术家徐累的作品,梵悦万国府,北京

而另一边,新藏家也如火如荼。够新、够好是Jacky的买入标准,要选少有人知但业内评价高的艺术家,可作品没进美术馆、好机构或好藏家又会被其认为不在“生态圈”。依靠这一准则,他买艺术品的成功率超八成。和当初山崎威士忌在还未被亚洲接受就被其挖掘一样,“这才是王道”。

不同于以前想做藏家才买艺术品,现在的年轻人不太在乎艺术家能否载入史册。先前,中国台湾藏家的收藏和投资似乎是两码事。时过境迁,江欣宜口中群体衍生的新消费观则为市场带来另一种“活力”。“大家去逛艺博会,下单作品和买包一样迅速,是好是坏?别觉得这是对艺术的污蔑,至少市场因此蓬勃。”江欣宜说。然而,“漂亮的作品真的很多,买不完”。在做收藏的第13年,她感悟道:“十年前追逐米其林,十年后只想吃一碗通心粉。”

19.png荒木经惟《感伤之旅II——冲绳》,银盐照片,35.6×28cm,1971年,展出于亚纪画廊

进场的、退场的,更新着、固守着。在世代交替的艺术江湖里,总有人能嗅到风声。⸺“你有没有发现疫情期间爱马仕的股票涨了两倍?”江欣宜反问道。

“大家都想借消费来抒发心情,更远的事太不稳定了。”

(文章来源:时尚芭莎艺术)

企业微信截图_166020727259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