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TU官网

耳机

2024年耳机界“王炸”来袭!钻石耳机颠覆你的耳朵!

耳机市场竞争激烈,从有线到无线,从入耳到挂耳,各家品牌不断推陈出新,想要找到一款既舒适又好听的耳机并不容易。而最近,奢侈品手机品牌VERTU发布的新品OWS耳机VERTU CRUSH心动系列AI钻石耳机,则凭借其奢华用料与AI功能颠覆了原有的耳机市场,让人眼前一亮!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耳机界新宠:不止是耳机,更是耳饰 VERTU CRUSH钻石耳机,不仅是一款高性能的听觉设备,更是一件精致的珠宝艺术品。其镶嵌的146颗钻石均采用圆形明亮式切割,手工钉镶,每一个角度都流光溢彩,让您在任何场合都成为焦点。 除了高定钻石款之外,VERTU还特别推出了富贵显赫的黄金款,以及前卫先锋的黑金款。 ● VERTU黄金款耳机:采用K金工艺雕刻简约V型线条,演绎经典造型,黄金的闪耀照亮财运滚滚而来,令人心动。 ● VERTU黑金款耳机:以经典原钢致敬未来,珠宝级电镀工艺打造出强烈的金属感。这不仅是科技爱好者的专属电子穿戴,更是时尚潮人的必备单品。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功能升级,体验至上 除了外观上的奢华惊艳,VERTU CRUSH心动系列钻石耳机在功能上也实现了全面升级。 ● 内置高通芯片与15.4mm大口径扬声器:带来环绕立体声的听觉盛宴,每个音符都清晰可闻。 ● 开放式音响设计:保留了环境音感知,让您在沉浸音乐的同时,也能安全感知周围环境。 ● 独家“AI自适应算法补偿”通话降噪专利技术:即便身处闹市,也能保证通话清晰无干扰。 ● 单只10克的超轻重量:不会给耳朵带来任何负担,弧形设计与耳骨轮廓契合,同时佩戴眼镜也不会对耳朵造成负担。无论是日常通勤还是剧烈运动,都能带来稳固且舒适的佩戴体验。 ● 10小时的畅听续航:从早上出门到下班回家耳边的音乐都不会终止。电量耗尽时,充电15分钟即可畅听1小时,满足全天候的音乐需求。

阅读更多 »
耳机

2024年耳机音质排行榜,遇见VERTU CRUSH心动系列!

耳机音质排行榜,是每个音乐爱好者都绕不开的话题。毕竟,谁不希望用最优质的声音,去享受最动听的音乐呢? 近年来,耳机市场可谓是百花齐放,从传统的入耳式到潮流的开放式,从注重音质的HIFI耳机到主打降噪的蓝牙耳机,各种类型的耳机层出不穷,让选择变得越来越困难。 那么,2024年,哪些耳机才是音质的巅峰之作?哪些耳机能带给你最极致的听觉享受?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最新的耳机音质排行榜,并为你揭秘一款颠覆耳机市场的全新力作——VERTU CRUSH心动系列! 2024年耳机音质排行榜 为了更直观地展现耳机音质的差异,我们根据不同类型耳机的特点,将2024年耳机音质排行榜分为以下几类: 类型 耳机品牌 特点 价格 HIFI耳机 森海塞尔、拜亚动力、铁三角、索尼 注重音质还原,细节表现力强,适合发烧友 ¥1000以上 降噪耳机 索尼、Bose、苹果、华为 拥有强大的降噪能力,适合在嘈杂环境中使用 ¥1000-¥3000 真无线耳机 索尼、苹果、三星、华为

阅读更多 »
耳机

OWS 和 TWS 耳机对比:哪款更适合你?

你是否还在为选择入耳式还是开放式耳机而纠结? 🎧 入耳式耳机,隔音效果好,音质更清晰,是很多人的首选。但长时间佩戴容易造成耳道不适,而且会完全隔绝外界声音,在运动或日常生活中存在安全隐患。开放式耳机,则以舒适度和安全性著称,它不入耳,佩戴更舒适,还能感知周围环境,更适合运动和日常使用。 那么,究竟哪种耳机更适合你呢? 🤔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解析入耳式和开放式耳机的优缺点,并结合实际使用场景,帮助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耳机。     一、入耳式耳机:隔音效果好,音质更清晰 入耳式耳机,顾名思义,就是将耳机塞入耳道,通过密封性来阻隔外界噪音,从而提供更好的音质体验。 入耳式耳机的优点: ● 隔音效果好: 由于耳塞直接接触耳道,可以有效地阻隔外界噪音,让用户更加专注于音乐。 ● 音质更清晰: 密封的耳道可以减少声音的泄漏,使音质更加聚焦和准确,尤其是低音表现更出色。 ● 种类丰富: 入耳式耳机种类繁多,从几十元到上万元不等,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入耳式耳机的缺点: ● 佩戴不舒适: 长时间佩戴容易造成耳道胀痛、耳垢堆积等问题,影响使用体验。 ● 不安全: 完全隔绝外界声音,在运动或日常生活中存在安全隐患,例如无法及时听到周围的警示声。 ● 容易丢失: 由于体积小巧,入耳式耳机容易丢失,特别是运动时容易掉落。 二、开放式耳机:舒适度和安全性更佳 开放式耳机,指的是不入耳佩戴的耳机,它通常采用骨传导、耳夹、挂耳等设计,让声音通过骨骼或空气传导到耳朵,不会完全阻隔外界声音。 开放式耳机的优点: ● 佩戴舒适: 不入耳的设计,减少了对耳道的压迫,长时间佩戴也不会感到不适。

阅读更多 »

全球财富观察:美联储重磅暗示,美股吓跳水!

2841c59a-353f-44fd-bb5a-5673ee3c113d.gif11.jpg美联储发出重要信号!

北京时间4月13日凌晨2点,美联储公布3月会议纪要,银行业危机之下,多位官员下调利率峰值预期,预计经济将在年内温和衰退。

尽管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增加,联储官员仍暗示,5月的下次会议还可能继续加息。

被视为“美联储喉舌”、有“新美联储通讯社”之称的华尔街日报记者Nick Timiraos指出,尽管今年晚些时候美国陷入经济衰退的可能性较大,但顽固的高通胀和紧张的劳动力市场迫使美联储官员发出信号,五月可能将继续加息。

受衰退担忧影响,美股盘中出现一波明显跳水。高开的美股尾盘转跌并集体收于日低,道指止步四日连涨,纳指跌超百点。

市场普遍预计,如果不出意外,5月将是美联储最后一次加息,市场加大对年底前降息的押注,预计基准利率将比当前低50个基点。

22.jpg

biao1.jpg纪要写道:考虑到评估的最近银行业形势发展可能对经济的影响,工作人员在3月会议上的预期包括,从今年晚些时候开始,发生轻度衰退(mild recession),此后两年复苏。

华尔街见闻注意到,本次纪要中只有三次提到“衰退”一词,除了上面预测的轻度衰退,还有两次出现在工作人员警告基线预测的风险时。

工作人员认为,他们的基线预测面临远超此前的不确定性。

纪要特别提到:

工作人员认为,基线预测的相关风险主要取决于银行的状况及其对金融环境的影响。如果银行业近期发展对宏观经济状况的影响迅速减弱,那么经济活动和通胀的基线预测都将倾向上行风险。如果银行业和金融环境及其对宏观经济状况的影响恶化程度超过基线的假设,经济活动和通胀的基线预测将将偏向的下行风险,特别是因为,历史上,与金融市场问题相关的衰退往往比普通的衰退更严重、更持久。

尽管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增加,联储官员仍暗示,5月的下次会议还可能继续加息。纪要写道,鉴于最近的形势变化,美联储货币政策委员会FOMC的委员们预计,可能适合增加一些政策紧缩,以便实现对经济有足够限制性的政策立场,从而让通胀率随着时间推移回落到2%。

通胀方面,工作人员预计,今年PCE价格通胀为2.8%,核心PCE通胀为3.5%。

3.jpg

biao2.jpg由于名义CPI通胀持续放缓且低于预期,美股期货盘前快速抬升,主要指数集体高开,道指一度涨近210点。

但核心通胀“坚守”高位,开盘90分钟纳指率先转跌,午盘前美股全线转跌,标普500指数抹去0.6%的涨幅并失守4100点整数位。转跌前罗素小盘股涨近1%领跑并升破1800点。

美联储会议纪要发布前,美股重新小幅转涨,发布后市场对衰退的担忧升温,美股再度转跌且跌幅扩大,集体收于日低。

4.jpg截至收盘,标普500指数接近抹去上周三以来涨幅。道指止步四日连涨,失守逾七周新高。纳指和纳指100连跌三日,均创3月29日以来的两周新低。

5.jpg

biao3.jpg市场普遍认为,在评估经济环境后,美联储将在5月3日的议息会议上最后一次加息25基点,这意味着美联储正向全球各国央行发出重要信号,这轮激进的紧缩周期将迎来拐点。

美国3月CPI报告公布后,高盛首席经济学家Jan Hatzius预计,美联储6月将不会加息,仍然预计美联储5月继续加息25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届时升至5-5.25%的区间。高盛此前预计美联储6月也会加息。

财经金融博客Zerohedge点评称,由于大多数其他华尔街银行效仿高盛的观点,预计5月是本轮加息终点,将在24小时内成为共识。

周二,美联储高级官员中,首个支持5月不加息的票委出现了。芝加哥联储主席Goolsbee表示,银行业危机下,要谨慎行事,银行业危机导致的金融紧缩可能相当于25到75个基点的加息,有助于平息通胀,减少货币政策要做的工作。

不过周三,传统意义上偏鸽派的美国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表示,有充分理由认为美联储仍需要进一步的紧缩措施。不过她也提及,多方面迹象显示,即使美联储不继续加息,经济增速也会放缓,加息的影响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全显现。

从市场来看,交易员们在美国CPI数据发布后,加大了对美联储年底前降息的押注,同时下调了5月份加息的预期,从之前的76%降至67%。

6.jpg

biao4.jpg自去年以来华尔街预测最准确的分析师、美国银行策略分析师Michael Hartnett认为,投资者现在过于关注利率峰值和美联储可能降息的时机,同时低估了即将到来的经济衰退的风险及其对股市的影响。

在近期一份报告中,Hartnett领导的团队建议,投资者应该在美联储最后一次加息时或者美联储加息接近结束时就抛售美股,而不是在加息结束之后才抛售。

该团队认为,这是根据1970和80年代的经验得出的结论,在那二十年中,每次加息周期结束的三个月内,美股都在下跌。

7.jpg企业微信截图_166020727259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