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TU官网

耳机

2024年耳机界“王炸”来袭!钻石耳机颠覆你的耳朵!

耳机市场竞争激烈,从有线到无线,从入耳到挂耳,各家品牌不断推陈出新,想要找到一款既舒适又好听的耳机并不容易。而最近,奢侈品手机品牌VERTU发布的新品OWS耳机VERTU CRUSH心动系列AI钻石耳机,则凭借其奢华用料与AI功能颠覆了原有的耳机市场,让人眼前一亮!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耳机界新宠:不止是耳机,更是耳饰 VERTU CRUSH钻石耳机,不仅是一款高性能的听觉设备,更是一件精致的珠宝艺术品。其镶嵌的146颗钻石均采用圆形明亮式切割,手工钉镶,每一个角度都流光溢彩,让您在任何场合都成为焦点。 除了高定钻石款之外,VERTU还特别推出了富贵显赫的黄金款,以及前卫先锋的黑金款。 ● VERTU黄金款耳机:采用K金工艺雕刻简约V型线条,演绎经典造型,黄金的闪耀照亮财运滚滚而来,令人心动。 ● VERTU黑金款耳机:以经典原钢致敬未来,珠宝级电镀工艺打造出强烈的金属感。这不仅是科技爱好者的专属电子穿戴,更是时尚潮人的必备单品。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功能升级,体验至上 除了外观上的奢华惊艳,VERTU CRUSH心动系列钻石耳机在功能上也实现了全面升级。 ● 内置高通芯片与15.4mm大口径扬声器:带来环绕立体声的听觉盛宴,每个音符都清晰可闻。 ● 开放式音响设计:保留了环境音感知,让您在沉浸音乐的同时,也能安全感知周围环境。 ● 独家“AI自适应算法补偿”通话降噪专利技术:即便身处闹市,也能保证通话清晰无干扰。 ● 单只10克的超轻重量:不会给耳朵带来任何负担,弧形设计与耳骨轮廓契合,同时佩戴眼镜也不会对耳朵造成负担。无论是日常通勤还是剧烈运动,都能带来稳固且舒适的佩戴体验。 ● 10小时的畅听续航:从早上出门到下班回家耳边的音乐都不会终止。电量耗尽时,充电15分钟即可畅听1小时,满足全天候的音乐需求。

阅读更多 »
耳机

2024年耳机音质排行榜,遇见VERTU CRUSH心动系列!

耳机音质排行榜,是每个音乐爱好者都绕不开的话题。毕竟,谁不希望用最优质的声音,去享受最动听的音乐呢? 近年来,耳机市场可谓是百花齐放,从传统的入耳式到潮流的开放式,从注重音质的HIFI耳机到主打降噪的蓝牙耳机,各种类型的耳机层出不穷,让选择变得越来越困难。 那么,2024年,哪些耳机才是音质的巅峰之作?哪些耳机能带给你最极致的听觉享受?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最新的耳机音质排行榜,并为你揭秘一款颠覆耳机市场的全新力作——VERTU CRUSH心动系列! 2024年耳机音质排行榜 为了更直观地展现耳机音质的差异,我们根据不同类型耳机的特点,将2024年耳机音质排行榜分为以下几类: 类型 耳机品牌 特点 价格 HIFI耳机 森海塞尔、拜亚动力、铁三角、索尼 注重音质还原,细节表现力强,适合发烧友 ¥1000以上 降噪耳机 索尼、Bose、苹果、华为 拥有强大的降噪能力,适合在嘈杂环境中使用 ¥1000-¥3000 真无线耳机 索尼、苹果、三星、华为

阅读更多 »
耳机

OWS 和 TWS 耳机对比:哪款更适合你?

你是否还在为选择入耳式还是开放式耳机而纠结? 🎧 入耳式耳机,隔音效果好,音质更清晰,是很多人的首选。但长时间佩戴容易造成耳道不适,而且会完全隔绝外界声音,在运动或日常生活中存在安全隐患。开放式耳机,则以舒适度和安全性著称,它不入耳,佩戴更舒适,还能感知周围环境,更适合运动和日常使用。 那么,究竟哪种耳机更适合你呢? 🤔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解析入耳式和开放式耳机的优缺点,并结合实际使用场景,帮助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耳机。     一、入耳式耳机:隔音效果好,音质更清晰 入耳式耳机,顾名思义,就是将耳机塞入耳道,通过密封性来阻隔外界噪音,从而提供更好的音质体验。 入耳式耳机的优点: ● 隔音效果好: 由于耳塞直接接触耳道,可以有效地阻隔外界噪音,让用户更加专注于音乐。 ● 音质更清晰: 密封的耳道可以减少声音的泄漏,使音质更加聚焦和准确,尤其是低音表现更出色。 ● 种类丰富: 入耳式耳机种类繁多,从几十元到上万元不等,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入耳式耳机的缺点: ● 佩戴不舒适: 长时间佩戴容易造成耳道胀痛、耳垢堆积等问题,影响使用体验。 ● 不安全: 完全隔绝外界声音,在运动或日常生活中存在安全隐患,例如无法及时听到周围的警示声。 ● 容易丢失: 由于体积小巧,入耳式耳机容易丢失,特别是运动时容易掉落。 二、开放式耳机:舒适度和安全性更佳 开放式耳机,指的是不入耳佩戴的耳机,它通常采用骨传导、耳夹、挂耳等设计,让声音通过骨骼或空气传导到耳朵,不会完全阻隔外界声音。 开放式耳机的优点: ● 佩戴舒适: 不入耳的设计,减少了对耳道的压迫,长时间佩戴也不会感到不适。

阅读更多 »

全球财富观察:硅谷银行倒闭引发“蝴蝶效应”

2841c59a-353f-44fd-bb5a-5673ee3c113d.gif硅谷银行倒闭一石激起千层浪。

随着投资者大幅削减了对美联储下周加息的押注,并寻求买入安全性更高的债券避险,当地时间3月13日,两年期美债收益率自去年10月以来首次短暂跌破4%,一度暴跌60个基点,创下1987年10月“黑色星期一”美股崩盘后的最大单日跌幅,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跌10.2个基点报3.587%,欧洲各国国债收益率也普遍大跌。3月14日,各国国债收益率有所反弹。

在国债收益率暴跌背后,全球央行加息预期正急速降温。市场预计美联储下周可能加息25个基点甚至暂停加息,而不到一周前市场还预计美联储大概率加息50个基点。此外,欧洲央行本周原本几乎板上钉钉的加息50个基点也变得悬念重重,市场还预计英国央行接下来可能只会再加息25个基点。

尚渤投资管理公司基金经理兼董事总经理王磊表示,尽管美国政府和央行已经采取措施增强市场对银行体系的信心,但市场会否快速稳定下来还是未知之数。美联储已经意识到紧缩周期开始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市场正重新评估美联储和其他央行的加息预期。

面对硅谷银行倒闭引发的一系列风暴,美联储等央行的紧缩步伐不得不放缓。中国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有鑫分析称,硅谷银行风暴使得欧美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面临更多掣肘。之前欧美央行制定货币政策主要关注通胀走势,年初通胀压力再起,使得紧缩预期再度升温,而目前金融体系存在的流动性风险压力使央行对短期继续加息更加谨慎。

1.jpg

标题1.jpg面对金融危机以来最大规模的银行倒闭风暴,美联储不得不将短期重点放在金融稳定上,一方面需要继续加息抑制通胀,另一方面也需要保护金融体系。

目前,美联储已经采取了一些举措缓解银行压力,推出了一项名为银行定期融资计划(Bank Term Funding Program,BTFP)的紧急融资工具,将向抵押美国国债、机构债务、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和其他合格资产的银行提供最长一年的贷款。美联储表示,BTFP的规模足够大,能够覆盖所有未投保(高于25万美元)的存款。

对此,花旗集团认为,BTFP实质上将在金融系统增加更多储备金,帮助缓解融资压力。从本质上讲,这可能被视为一种变相的量化宽松(QE)政策,尽管当下美联储仍处于紧缩周期。

虽然BTFP可能会在短期内支持市场情绪,缓解无保险的存款外流,但并不能保证银行存款不会转移到美联储隔夜逆回购协议工具(RRP)或其他大型银行,因此风险仍然存在。

在王磊看来,美国财政部、美联储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公布的一系列救助政策受到欢迎,但尚未清楚这是否足以阻止“羊群行为”:企业蜂拥将存款转移到更大的机构,从而使地区银行的资产负债表面临更多风险。

已经公布的救助政策或许并不足以平息银行倒闭风暴,美联储3月会议大概率需要放缓紧缩步伐来提振信心。在美国地区银行突然爆发的金融压力下,美联储大概率将进行幅度较小的升息甚至暂停紧缩行动,留出更多时间来评估银行体系是否会出现进一步问题。

2.jpg

标题2.jpg面对银行业面临的巨大压力,美联储的紧缩政策前景再生变数。不到一周前,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国会作证时开启了重新加快加息步伐的大门,上周美联储3月会议加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一度飙升至80%,但这扇门如今已经迅速关闭。

美联储鹰派政策弱化基本已成定局,接下来的关键在于,美联储3月究竟是加息25个基点还是直接暂停加息?

包括贝莱德、摩根大通在内的不少机构认为,尽管硅谷银行爆雷引发了如此剧烈的冲击,但美联储仍将继续加息,至少在下周的会议上不会停止。

贝莱德表示,尽管银行业的压力正在削弱投资者信心,并收紧金融环境,但美联储将需要继续加息,以抗击猖獗的通胀。“我们认为这次事件不会让美联储停止加息行动,这与2008年的环境非常不同,彼时所有的货币政策杠杆都被用来支持经济。”

也有华尔街大行给出了不同观点,预计美联储本月会暂时停止加息。高盛首席经济学家Jan Hatzius表示,鉴于银行体系所面临的压力,不再预期美联储会在3月22日的会议上宣布加息。不过,高盛仍预计美联储5月、6月和7月将分别加息25个基点,美联储利率峰值预期为5.25%至5.5%。

如果美联储继续加息,银行体系负债端成本将继续抬升,而收益率曲线倒挂将使金融机构面临更多账面亏损,将使银行体系压力进一步增加。目前美国金融体系风险仍在演化之中,风险尚未充分暴露,出于金融稳定考虑,王有鑫预计,美联储可能会在3月暂停加息,给市场更多喘息时间。

在王有鑫看来,在硅谷银行风暴冲击下,美国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凸显,避险情绪升温和经济预期转差,叠加美联储加息节奏放缓,使得美债收益率快速回落,带动美元指数下行。后续风险演变尚不明朗,但可以确定的是,美国经济下行不可避免,美元指数或将继续波动回调。

极端观点甚至认为,美联储本月可能会降息。野村分析师Aichi Amemiya表示,为了应对迫在眉睫的金融风险,预计美联储将在3月会议上降息25个基点并结束QT,此前野村曾预计加息50个基点。

3.jpg

标题3.jpg尽管美联储进行了数十年未见的激进加息,但此前美联储决策者普遍感觉,美联储政策并未对经济造成巨大破坏,支出和就业增长似乎没有受到利率上升太大冲击,对金融稳定的威胁很小。

但近期的金融震荡已经让各大央行的鹰派政策开始动摇,牛津经济研究院经济学家Bob Schwartz认为,虽然硅谷银行风暴对银行系统造成系统性破坏的威胁很小,但引发了金融不稳定风险,很可能会鼓励美联储在即将召开的会议上更加谨慎。

此外,美国通胀预期下行也在减弱美联储紧缩压力。美东时间3月13日,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公布的消费者预期调查显示,受访者预计一年后的通胀率将维持在4.2%,比1月份5%的预期显著下降,创下2021年5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与此同时,美国消费者对三年后的预期通胀率稳定在2.7%,与2020年10月的水平持平;五年后的预期通胀率达到2.6%,略高于1月份的2.5%。

尽管美联储本月会议不会再那么鹰派,但本轮货币政策就此彻底转向的概率不大。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分析称,美国银行业爆发系统性风险的概率较低,或有风险存在的中小银行规模占比低、高存款保险覆盖下传染性有限,硅谷银行破产风波倒逼美联储“政策转向”的可能性不高。

王有鑫也强调,考虑到抑制通胀仍是美联储的主要政策目标,谈货币政策彻底转向还为时尚早。美联储很有可能在5月继续加息,6月和下半年是否会继续加息可能需要视经济和通胀指标变化而定。如果二季度美国经济陷入负增长,通胀加速回落,美联储可能会停止加息周期。如果通胀回落慢于预期,美联储可能会继续加息。

2022年全年,美联储只需要关注通胀目标,但2023年,美联储更需要在最大就业、稳定物价和金融风险三者之间取得平衡,面临的挑战更大,赵伟预测,硅谷银行破产事件或进一步加剧市场对联邦基金利率定价的波动性。

4.jpeg(VERTU提醒: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企业微信截图_166020727259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