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TU官网

耳机

2024年耳机界“王炸”来袭!钻石耳机颠覆你的耳朵!

耳机市场竞争激烈,从有线到无线,从入耳到挂耳,各家品牌不断推陈出新,想要找到一款既舒适又好听的耳机并不容易。而最近,奢侈品手机品牌VERTU发布的新品OWS耳机VERTU CRUSH心动系列AI钻石耳机,则凭借其奢华用料与AI功能颠覆了原有的耳机市场,让人眼前一亮!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耳机界新宠:不止是耳机,更是耳饰 VERTU CRUSH钻石耳机,不仅是一款高性能的听觉设备,更是一件精致的珠宝艺术品。其镶嵌的146颗钻石均采用圆形明亮式切割,手工钉镶,每一个角度都流光溢彩,让您在任何场合都成为焦点。 除了高定钻石款之外,VERTU还特别推出了富贵显赫的黄金款,以及前卫先锋的黑金款。 ● VERTU黄金款耳机:采用K金工艺雕刻简约V型线条,演绎经典造型,黄金的闪耀照亮财运滚滚而来,令人心动。 ● VERTU黑金款耳机:以经典原钢致敬未来,珠宝级电镀工艺打造出强烈的金属感。这不仅是科技爱好者的专属电子穿戴,更是时尚潮人的必备单品。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功能升级,体验至上 除了外观上的奢华惊艳,VERTU CRUSH心动系列钻石耳机在功能上也实现了全面升级。 ● 内置高通芯片与15.4mm大口径扬声器:带来环绕立体声的听觉盛宴,每个音符都清晰可闻。 ● 开放式音响设计:保留了环境音感知,让您在沉浸音乐的同时,也能安全感知周围环境。 ● 独家“AI自适应算法补偿”通话降噪专利技术:即便身处闹市,也能保证通话清晰无干扰。 ● 单只10克的超轻重量:不会给耳朵带来任何负担,弧形设计与耳骨轮廓契合,同时佩戴眼镜也不会对耳朵造成负担。无论是日常通勤还是剧烈运动,都能带来稳固且舒适的佩戴体验。 ● 10小时的畅听续航:从早上出门到下班回家耳边的音乐都不会终止。电量耗尽时,充电15分钟即可畅听1小时,满足全天候的音乐需求。

阅读更多 »
耳机

2024年耳机音质排行榜,遇见VERTU CRUSH心动系列!

耳机音质排行榜,是每个音乐爱好者都绕不开的话题。毕竟,谁不希望用最优质的声音,去享受最动听的音乐呢? 近年来,耳机市场可谓是百花齐放,从传统的入耳式到潮流的开放式,从注重音质的HIFI耳机到主打降噪的蓝牙耳机,各种类型的耳机层出不穷,让选择变得越来越困难。 那么,2024年,哪些耳机才是音质的巅峰之作?哪些耳机能带给你最极致的听觉享受?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最新的耳机音质排行榜,并为你揭秘一款颠覆耳机市场的全新力作——VERTU CRUSH心动系列! 2024年耳机音质排行榜 为了更直观地展现耳机音质的差异,我们根据不同类型耳机的特点,将2024年耳机音质排行榜分为以下几类: 类型 耳机品牌 特点 价格 HIFI耳机 森海塞尔、拜亚动力、铁三角、索尼 注重音质还原,细节表现力强,适合发烧友 ¥1000以上 降噪耳机 索尼、Bose、苹果、华为 拥有强大的降噪能力,适合在嘈杂环境中使用 ¥1000-¥3000 真无线耳机 索尼、苹果、三星、华为

阅读更多 »
耳机

OWS 和 TWS 耳机对比:哪款更适合你?

你是否还在为选择入耳式还是开放式耳机而纠结? 🎧 入耳式耳机,隔音效果好,音质更清晰,是很多人的首选。但长时间佩戴容易造成耳道不适,而且会完全隔绝外界声音,在运动或日常生活中存在安全隐患。开放式耳机,则以舒适度和安全性著称,它不入耳,佩戴更舒适,还能感知周围环境,更适合运动和日常使用。 那么,究竟哪种耳机更适合你呢? 🤔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解析入耳式和开放式耳机的优缺点,并结合实际使用场景,帮助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耳机。     一、入耳式耳机:隔音效果好,音质更清晰 入耳式耳机,顾名思义,就是将耳机塞入耳道,通过密封性来阻隔外界噪音,从而提供更好的音质体验。 入耳式耳机的优点: ● 隔音效果好: 由于耳塞直接接触耳道,可以有效地阻隔外界噪音,让用户更加专注于音乐。 ● 音质更清晰: 密封的耳道可以减少声音的泄漏,使音质更加聚焦和准确,尤其是低音表现更出色。 ● 种类丰富: 入耳式耳机种类繁多,从几十元到上万元不等,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入耳式耳机的缺点: ● 佩戴不舒适: 长时间佩戴容易造成耳道胀痛、耳垢堆积等问题,影响使用体验。 ● 不安全: 完全隔绝外界声音,在运动或日常生活中存在安全隐患,例如无法及时听到周围的警示声。 ● 容易丢失: 由于体积小巧,入耳式耳机容易丢失,特别是运动时容易掉落。 二、开放式耳机:舒适度和安全性更佳 开放式耳机,指的是不入耳佩戴的耳机,它通常采用骨传导、耳夹、挂耳等设计,让声音通过骨骼或空气传导到耳朵,不会完全阻隔外界声音。 开放式耳机的优点: ● 佩戴舒适: 不入耳的设计,减少了对耳道的压迫,长时间佩戴也不会感到不适。

阅读更多 »

全球财富观察:欧洲中央行大幅加息75个基点!年底欧洲经济或陷入停滞

2841c59a-353f-44fd-bb5a-5673ee3c113d.gif

即使经济衰退风险急剧增加,昔日的“鸽王”欧洲央行最终还是选择了暴力加息抗通胀

北京时间9月8日20:15,欧洲央行公布利率决议,如预期大力加息75个基点,上一次还要追溯到1999年。加息后,欧洲央行边际贷款利率为1.5%,主要再融资利率为1.25%,存款便利利率为0.75%。

需要注意的是,本次欧洲央行暴力加息早有征兆。在8月底的杰克逊霍尔央行年会上,多位欧洲央行鹰派官员就提出了加息75个基点的可能性,甚至连一些鸽派官员也敦促欧洲央行采取强有力的行动。

pexels-engin-akyurt-10149617.jpg

此次大力加息不会成为终点,接下来欧洲央行还将继续行动。“管理委员会预计将进一步加息,以抑制需求,并防范通胀预期持续上升的风险。”欧洲央行上调了今年经济预期,但下调明后两年经济增速预期,并预计经济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和2023年第一季度陷入停滞,此外,今后三年通胀预期均遭上调。

牛津经济研究院欧洲宏观主管Angel Talavera分析称,飙升的天然气和电力价格将对消费者收入和支出以及工业活动造成更大的冲击,并促使欧洲央行未来几个月采取强有力的紧缩政策。

企业微信截图_16602072464322.png

标题1.png

面对数十年未见的高通胀,7月欧洲央行已经宣布将三大关键利率上调50个基点,其中存款机制利率上调至0%,负利率时代一口气宣告结束

在7月会议后,欧元区通胀压力进一步升温。欧盟统计局8月31日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俄乌冲突下欧元区能源和食品价格持续飙升,8月通胀率同比飙升9.1%,高于7月的8.9%,再度超预期创下历史新高,距离两位数通胀近在咫尺。

更糟糕的是,剔除能源、食品和烟酒价格的核心调和CPI为4.3%,也创下历史新高,核心通胀率的持续攀升凸显价格压力正向更加广泛的经济领域蔓延。经济学家预计,欧元区通胀率还未触顶,随着天然气和电力价格飙升,未来几个月欧元区通胀率将进一步上升,可能达到两位数。

pexels-anna-guerrero-1957019.jpg

除了能源价格飙升带来的通胀压力,近期美联储连续激进加息也给欧洲带来负面外溢效应,欧元对美元持续走弱,几度跌破平价,进一步加剧了欧洲通胀压力。

此次会议欧洲央行大幅上调了通胀预期,预计2022年欧元区调和CPI为8.1%,此前预计为6.8%;预计2023年CPI为5.5%,此前预计为3.5%;预计2024年CPI为2.3%,此前预计为2.1%。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表示,在全球能源价格高企及贸易收缩下,欧洲出口或将延续走弱、拖累经济表现。地缘风波、极端天气均有可能反复,加剧能源供需矛盾,使得价格维持高位、甚至创新高,还将继续成为欧洲出口的“重负”。

pexels-pixabay-256297.jpg

同时,领先指标显示,全球制造业PMI已从55%以上的高位大幅回落至50.3%,似乎指向全球贸易需求或将延续走弱趋势。德国出口订单自年初以来大幅回落,预示经济景气或将延续下滑趋势

更糟糕的是,“滞胀”下的政策收紧,或将导致欧债问题的再度发酵,进而造成对经济的负面冲击。赵伟表示,通胀目标制下,欧央行将不得不加快政策正常化。对于意大利、西班牙等偿债压力更突出的经济体而言,欧央行加息或将成为不可承受之重。

企业微信截图_16602072464322.png

标题2.png

随着天然气、电力价格纷纷狂飙,愈演愈烈的能源危机和央行加息正成为欧洲经济“不可承受之重”

由于能源价格飙升,在过去的一年中,欧洲已经损失了一半的锌和铝冶炼能力,70%的化肥产能被削减。欧洲汽车零部件、化学制品和金属制造商越来越难以承受飙升的能源价格。

而欧盟工业大量产能消失或将带来深远冲击,一些工厂外迁后可能不会再回来。德国经济研究所研究员Michael Hüther今年春天就曾警告,欧洲过快失去俄罗斯的天然气,将使整个欧洲大陆进入严重的危机之中

pexels-pixabay-258163 (1).jpg

官方层面,德国经济部长Robert Habeck也表示,只要能源是商业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企业就会感到极度焦虑。能源是几乎所有德国制造业公司都必须考虑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制造业的大部分商业模式是基于俄罗斯丰富且廉价的天然气,但现在一切都变了。

Talavera分析称,能源价格上涨也将导致通胀峰值会更高,时间点也晚于此前的预期,高通胀将进一步延长至明年,预计2023年欧元区平均通胀率为4.3%,高于牛津经济研究院之前预测的2.2%。

pexels-mart-production-8872717.jpg

接下来欧洲企业将遭受越来越大的冲击。摩根士丹利预计,在能源危机不断升级和通胀加剧的背景下,欧洲企业的利润率将面临10多年以来的最大降幅

摩根士丹利策略师Graham Secker警告称:“随着企业的定价权开始减弱,明年利润前景可能会变得困难得多。我们的利润率领先指标显示,明年欧洲企业的利润率将出现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降幅。”

不过,好消息是欧洲各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些行动来缓解问题。9月4日德国执政联盟就第三轮救助方案达成一致,本轮救助方案总金额达到650亿欧元,用以缓解俄罗斯天然气供应减少和能源账单上涨带来的压力。

pexels-leon-macapagal-13398522.jpg

英国新任首相特拉斯(Liz Truss)8日更是宣布了一项价值千亿英镑的一揽子计划,帮助人们支付能源账单。最新方案将把家庭平均燃气费和电费控制在每年2500英镑左右,比当前上限高出500英镑,但比将于10月份实施的限额低1000英镑。

在Talavera看来,能源价格飙升的幅度有可能引发一波社会动荡,因此欧洲各国政府进一步的政策支持几乎是肯定的,减税和政府转移支付可能会继续成为最受欢迎的政策选择,这会缓解通胀飙升带来的压力。

企业微信截图_16602072464322.png

标题3.png

面对高通胀和经济衰退两难境地,欧洲央行已经做出了选择:“舍经济抗通胀”,而欧洲经济也已经“风雨飘摇”。

在7月首次加息前,二季度欧元区经济其实表现尚可。9月7日,欧盟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二季度GDP环比终值为0.8%,二季度GDP同比终值为4.1%,均好于预期。

但接下来欧洲经济即将迈入黑暗时刻,“暴力加息”抗通胀大概率要以牺牲经济为代价,能源危机更是加剧了经济困境。目前欧洲工业产出已经受到冲击,欧洲电价飙升接下来可能会迫使更多制造商缩减经营规模。此外,能源账单飙升还进一步削弱了欧洲消费者可自由支配的支出。

pexels-tim-gouw-5800209.jpg

欧洲经济火车头德国更是疲态尽显。德国联邦统计局9月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德国7月工厂订单环比下降1.1%,连续第六个月下降,降幅超过市场预期,加剧了市场对欧洲增长前景的担忧。此外,德国二季度GDP环比增速仅为0.1%,远低于一季度的0.8%。

在供应瓶颈与能源之殇下,欧洲贸易条件大幅恶化、逆差持续走扩,德国30年来首现贸易逆差。赵伟表示,供应瓶颈下,欧洲汽车等产业链遭遇巨大冲击;能源价格的飙涨导致欧洲部分上游企业生产成本大幅抬升,严重侵蚀利润、打压生产景气,均导致欧洲商品的出口份额出现明显滑坡。

贸易条件的恶化推升进口、导致逆差持续走扩。以德国为例,对供应链相对完善的中国的逆差大幅走扩,对挪威等能源出口国的逆差也持续拉大。

pexels-loïc-manegarium-3855962.jpg

从种种迹象来看,接下来欧元区经济衰退几乎已成定局,即使是欧洲央行自身也预计经济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和2023年第一季度陷入停滞。Talavera警告称,能源价格飙升会引发需求破坏,预计欧元区冬季将陷入衰退,预计2023年欧元区GDP增长率为0%(之前为0.9%)。

在赵伟看来,近期欧洲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回落,“衰退”担忧明显升温。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德国、法国等制造业PMI持续回落至50%附近;消费方面,8月欧元区消费者信心指数走低至-24.9,该指标通常领先居民消费支出3个月,也反映着消费走弱的风险。相比更具韧性的美国经济,欧洲经济更加疲弱、衰退风险也更加严峻。美欧基本面分化下,美元指数一度升破110,欧元对美元汇率持续跌破平价。

pexels-pixabay-47344.jpg

对于欧洲经济而言,更糟糕的显然还在后面。随着寒冬逐渐临近,能源危机或将进一步恶化,将对经济造成更大的打击,与此同时,大力加息对经济的影响也将逐步显现,欧洲央行接下来还将面临更大挑战

企业微信截图_166020727259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