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TU官网

耳机

2024年耳机界“王炸”来袭!钻石耳机颠覆你的耳朵!

耳机市场竞争激烈,从有线到无线,从入耳到挂耳,各家品牌不断推陈出新,想要找到一款既舒适又好听的耳机并不容易。而最近,奢侈品手机品牌VERTU发布的新品OWS耳机VERTU CRUSH心动系列AI钻石耳机,则凭借其奢华用料与AI功能颠覆了原有的耳机市场,让人眼前一亮!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耳机界新宠:不止是耳机,更是耳饰 VERTU CRUSH钻石耳机,不仅是一款高性能的听觉设备,更是一件精致的珠宝艺术品。其镶嵌的146颗钻石均采用圆形明亮式切割,手工钉镶,每一个角度都流光溢彩,让您在任何场合都成为焦点。 除了高定钻石款之外,VERTU还特别推出了富贵显赫的黄金款,以及前卫先锋的黑金款。 ● VERTU黄金款耳机:采用K金工艺雕刻简约V型线条,演绎经典造型,黄金的闪耀照亮财运滚滚而来,令人心动。 ● VERTU黑金款耳机:以经典原钢致敬未来,珠宝级电镀工艺打造出强烈的金属感。这不仅是科技爱好者的专属电子穿戴,更是时尚潮人的必备单品。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功能升级,体验至上 除了外观上的奢华惊艳,VERTU CRUSH心动系列钻石耳机在功能上也实现了全面升级。 ● 内置高通芯片与15.4mm大口径扬声器:带来环绕立体声的听觉盛宴,每个音符都清晰可闻。 ● 开放式音响设计:保留了环境音感知,让您在沉浸音乐的同时,也能安全感知周围环境。 ● 独家“AI自适应算法补偿”通话降噪专利技术:即便身处闹市,也能保证通话清晰无干扰。 ● 单只10克的超轻重量:不会给耳朵带来任何负担,弧形设计与耳骨轮廓契合,同时佩戴眼镜也不会对耳朵造成负担。无论是日常通勤还是剧烈运动,都能带来稳固且舒适的佩戴体验。 ● 10小时的畅听续航:从早上出门到下班回家耳边的音乐都不会终止。电量耗尽时,充电15分钟即可畅听1小时,满足全天候的音乐需求。

阅读更多 »
耳机

2024年耳机音质排行榜,遇见VERTU CRUSH心动系列!

耳机音质排行榜,是每个音乐爱好者都绕不开的话题。毕竟,谁不希望用最优质的声音,去享受最动听的音乐呢? 近年来,耳机市场可谓是百花齐放,从传统的入耳式到潮流的开放式,从注重音质的HIFI耳机到主打降噪的蓝牙耳机,各种类型的耳机层出不穷,让选择变得越来越困难。 那么,2024年,哪些耳机才是音质的巅峰之作?哪些耳机能带给你最极致的听觉享受?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最新的耳机音质排行榜,并为你揭秘一款颠覆耳机市场的全新力作——VERTU CRUSH心动系列! 2024年耳机音质排行榜 为了更直观地展现耳机音质的差异,我们根据不同类型耳机的特点,将2024年耳机音质排行榜分为以下几类: 类型 耳机品牌 特点 价格 HIFI耳机 森海塞尔、拜亚动力、铁三角、索尼 注重音质还原,细节表现力强,适合发烧友 ¥1000以上 降噪耳机 索尼、Bose、苹果、华为 拥有强大的降噪能力,适合在嘈杂环境中使用 ¥1000-¥3000 真无线耳机 索尼、苹果、三星、华为

阅读更多 »
耳机

OWS 和 TWS 耳机对比:哪款更适合你?

你是否还在为选择入耳式还是开放式耳机而纠结? 🎧 入耳式耳机,隔音效果好,音质更清晰,是很多人的首选。但长时间佩戴容易造成耳道不适,而且会完全隔绝外界声音,在运动或日常生活中存在安全隐患。开放式耳机,则以舒适度和安全性著称,它不入耳,佩戴更舒适,还能感知周围环境,更适合运动和日常使用。 那么,究竟哪种耳机更适合你呢? 🤔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解析入耳式和开放式耳机的优缺点,并结合实际使用场景,帮助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耳机。     一、入耳式耳机:隔音效果好,音质更清晰 入耳式耳机,顾名思义,就是将耳机塞入耳道,通过密封性来阻隔外界噪音,从而提供更好的音质体验。 入耳式耳机的优点: ● 隔音效果好: 由于耳塞直接接触耳道,可以有效地阻隔外界噪音,让用户更加专注于音乐。 ● 音质更清晰: 密封的耳道可以减少声音的泄漏,使音质更加聚焦和准确,尤其是低音表现更出色。 ● 种类丰富: 入耳式耳机种类繁多,从几十元到上万元不等,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入耳式耳机的缺点: ● 佩戴不舒适: 长时间佩戴容易造成耳道胀痛、耳垢堆积等问题,影响使用体验。 ● 不安全: 完全隔绝外界声音,在运动或日常生活中存在安全隐患,例如无法及时听到周围的警示声。 ● 容易丢失: 由于体积小巧,入耳式耳机容易丢失,特别是运动时容易掉落。 二、开放式耳机:舒适度和安全性更佳 开放式耳机,指的是不入耳佩戴的耳机,它通常采用骨传导、耳夹、挂耳等设计,让声音通过骨骼或空气传导到耳朵,不会完全阻隔外界声音。 开放式耳机的优点: ● 佩戴舒适: 不入耳的设计,减少了对耳道的压迫,长时间佩戴也不会感到不适。

阅读更多 »

全球财富观察:全球步入锂短缺时代

2841c59a-353f-44fd-bb5a-5673ee3c113d.gif

在新能源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锂作为动力电池生产的核心原材料,被视为“21世纪的白色石油”。中、日、美、欧、澳相继将锂列为战略性金属,其重要地位凸显。

惠誉解决方案(Fitch Solutions)旗下公司BMI在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全球最早将在2025年面临锂短缺的问题。世界经济论坛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锂产量为54万吨,预计到2030年全球年产量将升至150万吨,但需求量也将超过300万吨。虽然锂资源供应将会增长,但需求将会以更快的速度增长,从而造成供需缺口。

69379123842346205003.jpg

电动汽车销量激增,中国锂资源缺口正在扩大

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显示,全球锂资源总储量约为8,000万吨。玻利维亚储量最多约2,100万吨,其次分别为澳大利亚的1,700万吨和智利的900万吨。中国已知储量约为450万吨,美国约100万吨。

锂是生产电动汽车电池不可或缺的资源,全球各国对新能源行业的扶持加剧了对锂资源的争夺。拜登政府在2022年公布的一项官方目标就显示,到2030年美国销售的所有新车中,至少有一半将基于电动或其他零排放技术生产。2022年11月,碳酸锂价格曾飙升至近60万元/吨的历史新高,是2021年1月价格的12倍以上。

d3a3fb4357d80d8a2e6b4805b9a766f7.png

BMI在报告中指出,中国锂资源需求的激增将成为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三大锂生产国。2022年中国电动汽车销量占全球的60%,电池产量占全球的3/4。预计2023年至2032年,中国电动汽车的锂需求年均增长将高达20.4%。相比之下,同期中国的锂供应量仅增长6%,这一增速甚至无法达到预计需求增长的1/3。

根据S&ampP Global Commodity Insights的预测,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将在2023年达到 1,380万辆,到2030年将飙升至3,000万辆以上。到2025年底,全球碳酸锂产量将出现约40,000至60,000吨的“小幅赤字”,预计到2030年底,这一赤字将激增至到768,000吨。未来几年,尽管全球锂供应可能保持充足,但区域供应失衡仍然不可避免,尤其是美国、中国和欧洲等地区。

为扩大产能,中国企业已经开始在全球布局。2022年,中国最大的锂生产商赣锋锂业斥资9.62亿美元收购了阿根廷的Lithea Inc.。2021年,赣锋还曾以3.91亿美元收购了墨西哥矿业公司Bacanora Lithium。该公司正在索诺拉北部地区开发新矿,计划年产3.5万吨。

94d33a0d8e754c3da68cc80a3e216cb6.jpeg

为维持锂供应,全球车企开始疯狂抢矿

尽管全球锂矿产量不断上升,但生产投资仍十分不足,同时,锂资源开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根据路孚特数据,目前全球正常投产的锂矿仅有101个,仍有数百个锂矿正在勘探中。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9年投产的锂矿从开始开采到投产平均耗时超过16年。为了确保电池供应,全球车企正在争夺锂矿资源。

通用汽车CFO保罗·雅各布森(Paul Jacobson)在6月中旬德意志银行举办的一次会议中表示,“必须与能够提供锂资源的合作伙伴建立关系。”通用汽车已向内华达州的一家锂矿开发商投资6.5亿美元,获得直接开采权,该矿场是美国最大的锂矿来源。

福特汽车也已经与两大洲的锂供应商签署了长达11年的合同;大众和本田正试图通过组建回收部门来减少对新开采锂矿的需求;比亚迪公布的数据显示,过去18个月在锂矿开采和提炼方面的投资超过50亿美元,其中包括向一家智利锂矿厂投入的2.9亿美元;蔚来也在2022年以810万美元收购了澳大利亚锂矿商Greenwing Resources 12%的股份。全球车企对锂矿资源的投入有助于帮助合作伙伴进行开采,并最终创造更多产量。

000162110_piclink.jpg

风投涌向矿业交易,推动能源转型

采矿业是一个典型的传统行业,新兴公司一直难以克服颠覆传统开采技术所需的高昂成本。但随着技术的革新,全球风投逐渐意识到采矿业是促进全球能源转型的主要动力。

国际能源署预测,2040年全球经济所需的矿物能源能源将是当前的六倍,以推动到2050年实现零排放的目标。2023年8月,锂、镍和其他稀有矿产投资公司TechMet完成了来自S2G Ventures和Lansdowne Partners等投资者的2亿美元融资,未来几个月内估值将突破10亿美元。出于宏观因素考量,美国政府开发银行在2022年向TechMet投资了3,000万美元,预计今年将再投资8,000万美元。

v2_aca5b104e12441f48936fec09f0ddbc6@5888275_oswg774475oswg1053oswg495_img_png.png

比尔·盖茨的Breakthrough Energy Ventures也投资了一家清洁能源勘探公司KoBold Metals,该公司利用机器学习来更有效地识别稀有金属。今年6月,KoBold融资1.95亿美元,估值10亿美元。

另外,一些专注于节能减排的初创公司也正在得到风投青睐。电池回收公司Redwood Materials是私募市场上融资最多的气候科技公司之一,该公司在8月29日完成一轮超过10亿美元的股权融资,领投方为高盛、Capricorn科技基金和T. Rowe Price。

微信图片_20230907162609.jpg2018-2023Q3全球矿业风投趋势,来源:Pitchbook

目前全球针对矿业领域的风险投资仍处于早期阶段,但吸纳的资金正在同比上涨。Pitchbook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矿业公司已获得超过5.5亿美元的风险资本,其中仅第三季度筹集的资金就接近3亿美元;而去年前三个季度,该行业筹集的资金为5.08亿美元。

(文章来源:白话华尔街)企业微信截图_1660207272599.png